蒲岐发现明朝驻军火炮

 

  乐清市蒲岐镇北门村村民崔贤攀,近日在整理祖辈遗物时发现了火炮一尊。经文物部门鉴定,认定它是明代武器,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。这是明代蒲岐千户所 驻军的遗物,填补了乐清、温州明朝时期抗倭驻军物证的空白,对研究明朝抗倭军事设施具有重大意义。

  开始,崔贤攀把它当作古代火铳。后来,他打电话告诉族兄崔宝珏,说起家里有一件古物,请崔来辨识,但崔没有引起重视。5月16日,崔宝珏来到崔贤攀家,崔贤攀出示了这件古物,富有文史知识的崔宝珏仔细辨认了这件古铜物,发现古物上非常清楚地铸有一行文字:“蒲字古十四号,第八户季道德所×北”。马上想到他主编的《蒲岐镇志》上有明朝抗倭驻军的军藉乡贯名册。于是回家翻阅《蒲岐镇志》核实,果然军藉乡贯名册上“季道德”赫然在目:“季道德,四明人,150户”。同时崔宝珏还发现《蒲岐镇志》军事卷中也有一段抗倭战斗史实的记载:永乐八年,十月初五,千户崔兴、百户冯春率战舰巡海,在霞堡海上遇倭船大至,从寅时鏖战至申时、矢炮俱尽,俱阵亡。

  崔贤攀家中保存的“铳”,很可能同上述记载所提及“矢炮俱尽”的炮有关。这一重要的发现,崔宝珏先生异常高兴,立即电告笔者和乐清市文物馆陈纬先生。

  乐清市文物馆领导接到电话后非常重视。5月17日,文物馆陈纬、钱文等同志,驱车赶到蒲岐,共同对崔贤攀的这件古物进行鉴定。经过仔细的观察、考证,并结合《蒲岐镇志》记载,陈纬、钱文等同志一致认为这是明朝驻军的武器-——火炮,又谓之铳。

  这尊一次性浇铸而成的铜质火炮,现已布满了青绿色的铜锈。它5节竹筒形,上空下实,炮腹有一个点火孔。炮长32.7厘米,外径8.2厘米,内径6.3厘米,重达7公斤。

  笔者从采访中获知,该火炮炮筒呈圆形、结构具备古代火炮的特征。陈纬同志说,火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,很早已经用于军事,火炮用于战争的记载始见宋末元初。早期多用铜铸造,又名“铜将军”,后来用铁铸,明中期以后,形制更加重大。可见该火炮生产时间较早。

  陈纬分析,关于火炮上的文字,“蒲字百十四号,第八户季道德所×北”,是驻军的番号、编号、军户、管理人以及管理方位。从此炮的编号114号可知当时驻军武器的配备情况,数量远不止此。当时封建时代社会等级非常严格,有民籍、军籍、商籍、灶籍等划分。根据《蒲岐镇志》军事卷中的介绍,蒲岐在明朝洪武27年(1394年),千户指挥官崔兴带领军籍904 名,从宁波观海(今鄞县)调驻蒲岐抗击倭寇(古称日本海盗),设制千户,说明蒲岐是明朝东南沿海著名的抗倭前线和军事基地。

  蒲岐发现明代古炮的新闻在《乐清日报》、《温州日报》刊登后,当天和第二天《钱江晚报》、《浙江新闻网》、《中国新闻网》、《人民网》、《中央电视台国家地理》等许多媒体纷纷转载,崔贤攀非常高兴地说:“意外的发现,竟是500年前的文物,我会好好地珍藏。”蒲岐有位老人还告诉笔者,蒲岐作为明朝时期抗倭名镇,实物的发现可惜太少。像这尊古炮类似的东西以前不排除被人当作废铜烂铁卖掉。这次铜火炮发现也是不幸中的大幸。但愿现在尚保留的古城门、古烽火台、古战场等遗址永恒闪光。(责任编辑:余群鸣)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leqingzx.com/lqtw/9.html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网站简介| 发布优势| 服务条款| 隐私保护| 广告合作| 网站地图| 版权申明

    当前时间: